靜心冥想--開啟能量治療之門的鑰匙
François老師師承雅克爺爺,是一位有著近二十年實修與授課經驗的資深講師,為了讓朋友對François老師講授的靜心冥想課程有更多的了解,我們特別邀請老師對這門課程做概要性介紹,希望對關心這麼課程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個人靈性進化”不是最終的目標,靈性進化是為了服務他人。
靜心冥想的形式
如果有人告訴你,運動的形式只有一種是正確的,你會相信嗎?當然不會! 因為它完全要視每個人的動機是什麼。 總體上來說,一般人會因為下列各種原因而想要運動:
- 樂趣
- 保持身體健康或想要恢復健康
- 因職業關係,需要有強健的身體(消防隊員、警察……)
- 為當地運動比賽做準備
- 準備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比賽
- ……
為奧運比賽做準備的人,他的方式肯定與那些純因樂趣而運動的人有很大的差異,而兩者的目的都極為正當合理。 對前者而言,他的整個生活必須圍繞著體能訓練的活動來安排:作息、飲食、精神練習、體能訓練……等等。 因樂趣而運動的人想到運動的時間可能只有幾分鐘,或臨時找個活動而不傷腦筋。 兩者根據個人的情況來運動,沒有任何對錯。
靜心冥想(禪修)也是同樣的道理。 正確的形式完全視個人的目的。
這些目的可能是:
- 為了偶爾放鬆自己
- 保持心理健康並消除緊張的情緒
- 因為工作關係,需要有沉靜的心、不執著、清明而有力(科學研究,醫學,工程、管理……)
- 個人修行
- 靈性的使命,為全人類而服務
為全人類服務者,他們追求的是能夠主宰自己的精神,在意識上發展到人類所能及的最高境界(如同為奧運而準備的訓練)。 他們在靜心冥想(禪修)的方法上當然與那些偶爾想要放鬆自己的人完全不同。 前者一生的生活都非常有規律,而且完全以靜心冥想(禪修)作為重心,包括生活的節奏、飲食、精神和體能的訓練…… 而後者只是一時興起,偶爾打坐個幾分鐘。 兩者靜心冥想的方法在不同的前提下都很合適。
因此,靜心冥想(禪修)的形式到底正不正確,完全要看個人的目標。 某一種方法可能適合自己,但卻不見得適用於別人...
那麼靜心冥想(禪修)的有哪些可能的形式?
為了要盡可能簡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多設想幾種不的靜心冥想(禪修)方式,例如:
* 為了放鬆,我們可學習一些放鬆技巧[1].
* 為了維持精神上的健康和消除緊張焦慮,我們可以讓自己放鬆,並有意識地學習一些簡單的技巧或正念禪修(mindfulness meditation)。
* 為了讓心神達到靜定和清明,我們可以在前者的基礎上再培養“定”(samatha,即“奢摩他”—〝止禪〞,也就是專注於一個點上)。
* 為了個人的靈修,在前面的基礎上再加上“定”(samatha)的進階練習(強化與深化), 以及全然的意識(vipassana 毗缽舍那—“觀禪”,即深入地 觀察事物的本質)。
* 當涉及為全人類服務的真正靈性使命時,所有前面的基礎都會用到,只是在對立的事物上需要達到適當的平衡而予以調整、發展、重新定位並達到極限。 在這種情況下,不同階段的“定”(jhana禪那),能讓“念”—sati(是mindfulness的更高形式)有長足的進步,進而掌握直覺與有意識的靈感。
現今靜心冥想(禪修)在世界各處發展得極為快速,從這個工具中獲益的人數也不斷增長。 但我們經常見到新加入者完全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目標,就開始學習,也不知道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形式。因此坊間往往可以看到教條式的教學,試圖強制使用他們的方法,而且視其為“真正且唯一”的正確方法(就如有人說每天打兩個小時的網球才是網球運動唯一的正確方法 )。
因“靜心冥想(禪修)”的名稱相同,也造成了一些困惑,以致坊間的教學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比如“觀禪”(vipassana)在兩個不同的地方講解,就可能有很大的差異,一個地方的傳統和另一個地方可能大為不同,兩位不同的授課老師也可能有天壤之別。 傳統上,南傳佛教(譯
註:Theravada,又名小乘佛教)最常見的是“止禪”(samatha,主要是“意”的練習與“定”的提升),以及“觀禪”(vipassana, 注意力與“念”[2]的提升)。
通常初學者先學習止禪,慢慢地再加入觀禪,同時讓學生知道,一旦心定且專注力也提升後,便可以透過“念”(sati)的練習,開始嘗試“深入地觀想” (vipassana)。 然而,有的禪修課一開始便使用“觀禪”,認為光是觀禪的方法就已足夠。 還有的禪修者將“觀禪”(vipassana)視為一種仔細“掃描”身體的方法(« bodyscan vipassana »)。 有的老師解釋“觀禪”的方法,主要是將注意力集中在鼻尖上,而其他學派的人則主張忽略物質層的身體,直接用心去觀察抽象的事物……
誰說的有道理?
大家都有道理,也可以說都沒道理,因為每位老師看禪修的角度不同,因此針對一個特定的目標而研究出特定的練習。 於是我們又回到了“目的”這個問題上。 我們追求的首要是“定”? 還是優先提升我們的“識”(意、念、或正念……)? 是否無論初學者或進階者,所有的禪修都需要全神植入並且客觀地去觀察。我們是否應該先練習“定”,再提升“意”,或對調多個順序? 其實一切都不會改變。⼀切都要視學⽣本身的需求和既有的水平(是否能達到基本的“定”與平等⼼)。不但如此,“定”與“意”兩者力是相輔相成的,必須均衡發展。當兩個都開始有點成果時,我們這時才能分辨禪修里的幾大階段:
- 放鬆與⾝身體上的靜
o 此⼀階段為零的階段。是初學者的必備條件,否則無法繼續進⾏禪修。在禪修開始之前,學⽣最好有⼀個健康的⽣活作息:飲食不足或過量可能會成為心法練習上的⼀一個障礙;同樣的,睡眠不足也無法讓我們擁有足夠的“定”。最好能有一種體能上的訓練或適量的運動,如此才能在禪修時,讓⾝體達到放鬆的狀態。
“定”
o 這是第一階段:有足夠的“定”才能對禪定目標觀察幾分鐘。若注意⼒
只能集中幾秒鐘,初學者將無法有效地進行任何觀想。
o 在此期間,學習者越來越能夠專注於一個點上(運些用意志力讓定力越來越⾼),同時間提高自⼰的“正念”(正念,sati),亦即在禪修時以客觀的,不帶評斷的平等心去觀察禪修對象,如此才能直接感知到物事的本質,而非概念性。
o 這兩種能⼒(定與正念)齊頭平進。前者需要意志⼒,且則無意志力的干預(無欲,平等心,客觀性,無我)。
o 傳統上,身體的感知可幫助定力的提升:禪修者將注意⼒集中在自然的呼吸上,也可透過五感或類似的技巧,如與身體感知相關的有意識活動來掃描⾃己的⾝體。
-以超脫但延長的方式,間接觀察思想和意識活動
o 這個階段極為重要,往往是在數個月或多年的練習後突然達到。由於禪修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氣息或身體的感知上,漸漸地會熟悉意念的起伏和思想的連貫性,直到有一天間接地被⾃己可以觀察到突然冒出來的思想,它的延續和消失,而且可以客觀和間接地感知到意識的起伏來源(抽象的意圖,無概念的狀態)。
o 這種觀察在一開始時,通過間接的方式產⽣,因為直接的觀察會不可避免地改變被觀察到的思想,因此才會需要有一個物體做為觀察對象(例如 呼吸)。如此才能“心眼的一角瞥見”,時時處於覺知的狀態隨時注意包括心與思想的一切改變。
- 以直接而深入的方式觀察意識本身
o 定力與注意力已達到相當的程度;禪修者已熟悉的思想的連貫性;將注意力從物質現象(呼吸,⽓氣息,身體的感知)轉移到思想本身。
o 此時同樣可分為⼏幾個階段:觀察思想的連貫性,然後將注意力轉移到意識本身,思想的本質,以及其各種不同的性質。
o 這個階段不再需要禪修對象,⽽甚至觀察力的連貫性與發展,而且是完全中立,超然的觀察力。同樣地,這種能力可能需要多年年 的訓練才能達到這個階段。一個人的妄想已逐漸偏離而不在是觀察的對象。
o 在所有的象徵,所有的概念之上,是能夠客觀地看待事物的本質。
-...還有其他進階的階段,我們姑且略過。
o 這是一種觀照形式,不是智性的,⽽甚至純意識的觀照。
禪修是一種科學
身為人類的我們,就生理性而言,我們的心靈活動大致是相同的。如果我們把宗教的教條,哲學信仰和傳統儀式都放一邊,便能真實地觀察 到我們的心靈活動,並透過嚴格的,非宗教性的,科學的練習去掌握它。當然,這里指的並非將幾個世紀以來的經驗,知識,見證等這樣將會是一大錯誤,⽽而且會浪費許多的時間。我們可以做的是去查看先人遺留給我們的東西,去研究,去體驗,去印證各個傳統的信息,先將純宗教性或糾正尖端用的教條擺在一邊,再把經過檢驗,實驗且有良效的事實,盡量用一種單純的語⾔ 言彙整在一起。漸漸地就會出現禪修的科學。
過去,知識唯一傳授的方法是老師口傳給弟子。文獻記載相當罕見,有能力閱讀的人更是少之⼜少。老百姓的精神經常與信仰,教條,迷信......等等有很強烈的鏈接。智者擁有知識並有很好的邏輯,他們考慮到口述的傳統,以及人民缺乏心智的訓練,因為認為上層的心理科學應該傳授給弟子。我們身處於二⼗一世紀,各種條件已大地不同。大多數的人有機會到學校就讀,學習基本的科學方法和理性的思想,同時培養了研究與集中精神的習慣。我們不再需要像過去ㄧ樣的信條,也不需要同樣的教法。我們的精神基本上還是和祖先們的精神模式相同,禪修的幾個大階段依然相同,不分過去和現在,但形式上卻可以順應我們現代的需求。 可以非宗教性的,而且可以很深而有效果。過去由於禪修主要是透過口傳,因此非得有一位“師父”,同時一脈承傳的觀念不可免,對前輩 有很高的崇敬(因為崇敬,所以在口授的學習上有更大的動力)。現今各種書籍,講座,公立學院,視頻,網絡...... 都是一種學習的⽅方法,這一切改變了教育的模式,因此既有口傳,也有大眾媒體提供給我們的各種方法。
當然,個⼈化的教學和一位老師的教導就高階禪修而言依然很重要,就如大學裡的一個博士生需要有一位論文指導教授。但對於⼤多數的初學者或中級者而言,現代的學習方法(叢書,學院課程......)已經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禪修的教學方法和教材能夠有所改變,禪修將會逐漸進入一個科學發展的紀元,而且所有人群都可以自由學習。希望這個工具能夠讓我們客觀地去探索意識, 探索隱藏在心智與概念背後的各種意識狀態。
註:
[1]禪修與放鬆完全是兩回事,哪怕一開始都要求放鬆。 放鬆是一種身心上的鬆弛,但禪修卻是一種在身體放鬆後、心靈開始處於有〝張力”(心定)的狀態中。 更明確的說法是,學習禪修最常見的就是先從放鬆身體開始做起,如此才能讓身體先處於必要的安靜狀態(初階),接著才能心定。
[2]佛教經典裡的巴利文用詞是“sati”,英語譯成“mindfulness”
雅克爺爺所有中文書籍出版所得全數捐出作為將來更多的經典書籍翻譯出版所需費用以及針灸無國界偏遠地區醫療救助。
推廣中心可以幫忙直接代購從大陸出版社所出的正版書籍。感謝您對正版書籍的支持!
古典針灸系列課程諮詢:魏小姐 Line ID:0909297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