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ur Mani.JPG.jpg

先天的空間裡與“奇恒之腑”裡的過壓與氣滯現象,以及它們對奇經八脈、對內分泌線所造成的影響。

一些中醫文獻如《黃帝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以及《針灸大成》,在提到正經與奇經八脈時,都強調了從經筋到經別的各種能量架構有所不同。

 

這些網狀系統在身體的各個區域裡有不同的作用,特別在先天的空間與後天的空間裡。

《靈樞》對“先天”的空間所下的定義,是指腦、髓、骨、脈、膽,以及女子胞。

 

我們在此要談的是身體的髓與骨。

從出生到青少年、到成年, 無論是頭殼、椎骨或身體上的任何骨骼,一旦受到重複和猛烈的肉體創傷、情緒衝擊,到宇宙大地的能量震動,乃至於古人尚未知的電磁衝擊,都會在這些先天的空間裡造成影響。

 

這些內部與外部的能量會在先天的空間裡形成氣滯,就像一個電力系統出現壓力過大的情形。

 

一旦壓力過大,便可能出現症狀,特別是在神經中樞系統、植物神經系統或內分泌腺上顯現,同時傳到各臟腑和其他的身體組織裡。

 

為了平衡這種陽性的過大壓力,機體會取用先天所儲存的陰性能量,尤其是精氣。

 

《素問》第六十的骨空論裡明確地提到了連結髓與髗骨、五感器官、胸骨和骶骨的各腧穴。

 

作為從先天到後天通道的奇經八脈,也會因氣滯而受到影響,可從相關的症狀、脈象,以及構成奇經八脈的腧穴觸診中得知。

 

八條奇經八脈可分成兩大類:

  • 四條根本的奇經八脈,有任脈、督脈、衝脈、帶脈。

  • 四條“維”和“蹻”系列的奇經八脈,即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

 

這些古文獻提到了它們的配對關系,即衝脈配陰維脈,帶脈配陽維脈,任脈配陰蹻脈,以及督脈配陽蹻脈。

 

正經對天六氣的寒、熱、濕、燥、暑、風極其敏感,奇經八脈則對應宇宙大地的能量和電磁輻射。

 

先天的能量涉及的是胚胎的能量,展現於生命起始的前九個月期間。

 

我們在天體物理學上的發現中得知,星體的形成過程中出現了生命的起源。可以說,生命來自於星塵,而展現於行星裡。

 

奇經八脈最能對應先天的能量,我們可將其性質歸類為內部的、胚胎的能量,而外部的能量對應的則是宇宙大地的能量。

奇經八脈裡有四條根本的經脈,與內部的能量較為有關,其他作為中繼配對的四條則比較關係到外部的能量。

 

 “維”與“蹻”系列是四條中繼經脈,其入穴為築賓、金門、照海和申脈。當這些入穴打開時,它們扮演的是地線的角色。

 

反之,這些入穴可因對應或配對的奇經八脈產生氣滯而封閉。

申脈即為一個相當著名的例子。一般在癲癇症發作時,其顯示的正是督脈裡發生的大風暴。打開申脈穴就能讓地線重新接上陽蹻脈和督脈,進而將髓內的過高壓力釋放出來。

 

同樣地,築賓穴封閉時,不但會對陰維脈造成干擾,同時也會影響到衝脈,後者是血海與十二經之海,隨之而來的是大家所熟知的許多問題。

 

若照海呈封閉狀態,陰蹻脈和作為保存陰能量的任脈便會受到影響;若金門穴封閉,則會影響到陽維脈,使得帶脈及表層的能量出現問題。

 

我們在平常的診療中,可觀察奇經八脈與內分泌腺的共振關係,這部分在古文獻裡並未直接提及。

例如,現今的社會裡,許多與壓力有關的生理紊亂,會使得甲狀腺出現問題。在甲狀腺出現症狀之前,我們可察覺到陽維脈的功能已失調。這時,在陽維脈上的治療便屬於預防的階段,以免甲狀腺跟著受到波及。髗骨與寰椎(即督脈的風府與膽經的風池穴)的接合點也會受到波及,第六頸椎也同樣會受到影響。

 

氣滯 – 即過度的壓力,經常會產生熱症,而根據陰陽極性反轉的原理,進而會產生慢性的寒症。《傷寒論》不但強調了外來寒邪的入侵,以及因深層陽虛而產生的內寒,同時也強調了因突如其來的極性反轉而形成的寒。長期滯留在人體的寒氣所引起的炎症是源自於身體的一種代償反應,經常發生在表層。

 

經過四十年來在病患身上的觀察結果,可說奇經八脈的流動順暢,是“未病先醫”的治療基礎。

解碼的方式有多種(見下方附圖),目前我們以仁表(Jacques Pialoux。譯注:雅克爺爺)的研究成果為主。

 

生活在多干擾的環境裡,無論是宇宙大地或是電磁的能量干擾,都會令奇經八脈關上穴位,特別是前述的入穴,如申脈和照海。

在上述的例子裡,腳踝會因此而弱化,有時會不明究裡而發生嚴重的腳踝扭傷。

 

反之,若腳踝的扭傷沒有經過良好的治療,便可能影響到申脈與照海的能量循環流暢度,不但在陽蹻脈和陰蹻脈形成氣滯的現象,督脈和任脈也同樣受到影響。

 

另一個有關眼睛的例子也很值得我們去了解,其經常是因為退化性疾病而產生病變。

現今的社會發展,使得我們持續過度地使用視力,因而造成過大的壓力,尤其是睛明穴。這些過壓會使得陽蹻脈和陰蹻脈的功能失調,因而經常出現前述“由熱轉寒”的現象。

 

適當去刺激奇經八脈的組成穴位,透過它們的先天能量關係,在根源細胞上發揮作用,便能夠減緩退化的現象。最新的研究已證明根源細胞的重要性。

 

因髓的過壓不斷積累,相對的也會增加骨骼的關節性病變,特別是長骨。骨骼會因中軸偏離而產生扭轉情形,以致關節和韌帶的部分跟著出現新的問題。

       

上個世紀有位名叫威廉.戈那.蘇特蘭(William Garner Sutherland)的美國正骨師,在研究了MRP(Primary Respiration Movement  : 初息的律動)的原理後,髗骨療法便由此而誕生。

中國古人提到胎息時,證明其早已知道該原理。

 

如果將四肢比作外圍, 頭薦骨(從髗骨到骶骨)便是中心軸,而骨骼與髓的內部氣滯也可運用該原理來治療。附圖所示即為手與髗骨之間的對應關係。

 

根據分形原理,我們可得知,從所謂的“微型/微觀系統”裡,可發現在耳、足、手、腹等各部位上有全身的人體投影。

針對先天裡的氣滯,這些原理已證明了它們的有效性。

 

前圖所運用的並非同一個原理:雅克.馬丁.哈慈(Jacques Martin Hartz)、仁表(Jacques Pialoux)和瓊-皮耶.奎利亞尼(Jean-Pierre Guiliani)在研究古文獻時,又發現了能量的三層模式。我們再次看到該能量系統中所體現的特定數字、形態與方式:14條正經,14節指節,五行,五根掌骨與五根蹠骨,32顆牙齒,64個關節突……等等。

 

例如與肝的能量共振的有對應的頭骨、頸椎和胸椎、肌肉、牙齒、關節和針灸的腧穴。

 

中國古人基於對能量單元的原理(方位、顏色、音、味)的直觀,早已有了相關的研究。

 

對於空間三層裡的能量移動,先天的能量與奇經八脈的能量感應特別靈敏。

 

例如,陽蹻脈與陰蹻脈關係到的是左、右軸,而任脈與督脈對應的則是前、後軸。

 

無論是肉體上的、情緒上的或電磁方面的衝擊,都可能對深層的結構造成影響,身體會吸收衝擊波,同時反轉其能量軸。因此,左右的能量軸圍繞著固定的中心軸而產生反轉。假使身體有足夠的能量,就能自行恢復諧調的狀態。

 

反之,當反轉的現象持續不變時,就可能造成孩子的學習障礙,或是老年人的摔跤,並伴隨著時空錯位的認知障礙。

 

運用八脈交會穴與構成奇經八脈的交會穴,可以讓陰陽的極性恢復正常。

軸反轉的現象會增加氣滯的情形,使得我們在進行能量治療時,效果較不理想。

 

道家有一說法,即處於子宮內的生命期裡,奇經八脈是完全開啟的,接著在出生後,隨著年齡的老化,會逐漸閉塞,正如某些內分泌腺體已逐漸進入退化的過程。

 

因此,我們在奇經八脈的治療上,需要順應這些能量循環的規律性,其不同於衛氣、經筋、營氣、正經或先天空間裡的氣滯療法。

 

無論是古籍中提到的可用腧穴,或在奇經八脈上的治療,或利用微系統和共振系統來治療,這些方法都能讓髓裡的邪氣往外圍排出去。

 

另一個有關肩部的例子也可以讓我們了解奇經八脈在治療上的特殊性。肩部的關節很能夠突顯先天、後天通道的這種觀念。出生時,肩膀在通過產道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困難。這種問題經常會在更年期時再度出現,無論是男性或女性。我們都知道這時有賀爾蒙重新調整的情形,同時出現肩部的病症,這是從後天開始走向先天通道的象徵。

 

在能量治療的過程中,如果只選用正經的某些傳統腧穴是不夠的,這時奇經八脈在先、後天雙向通道的觀念就很值得參考。奇經八脈對應先天到後天,透過奇經八脈的交會穴,可將致使骨骼扭轉的髓內高壓釋放出去。運用的腧穴有遠距離的、陽蹻脈的入穴:申脈,以及陽維脈的入穴:金門;患部可用於確認是否閉合並治療的腧穴有:陽蹻脈的臑俞、肩髃和巨骨,以及陽維脈的臑俞、天髎和肩井。

 

對於不嚴重的氣滯,使用八脈交會穴就能釋放阻滯的能量,但如果氣滯嚴重,就需要用到構成奇經八脈的交會穴。許多病症關係到的是這些深層的氣滯現象。

 

因此,凡是涉及髗骨的問題如偏頭痛,以及伴有內分泌失調的五官問題,還有頸椎、胸椎、腰椎、尾椎等,都可以用輕觸的方式來檢視這種過壓的原理。

 

椎骨的過壓一旦形成,要尋找的不是介於兩塊椎骨之間的關係,而是整體椎骨的過壓現象,其中有數塊椎骨會有僵硬感,頸椎或胸椎特別容易有這種情形。

 

胸骨和肋骨的過壓往往會加重上焦的心、肺問題,再加上椎骨的過壓,使得骨骼的架構減少彈性,因而心、肺的規律起伏會不斷撞擊堅硬的表面,長時間下來就造成了心與肺的柔軟度與彈性受損。

 

中焦的整個消化圈裡,有兩點需要考量。首先,不均衡的飲食會影響到消化道,而脾是後天之本,甚至所有的情緒都可干擾到太陽神經叢,進而影響到中焦。

 

我們從最新的研究中得知,“腹腦”(腹部大腦)與頭腦是協同運作的。因此,凡是腹腦與脾這個後天之本的問題,都會直接反應在先天的空間裡,即腦與髓。當中焦裡的髓出現過壓時,椎骨的部分將受到影響,使得消化問題更加嚴重。

 

至於下焦的部分,凡是一般的排泄問題,以及可能造成不孕症的婦科疾病,都可以從腰椎、骶椎,以及任督二脈之間的會陰通道的過壓原理去思索,特別是前列腺的問題。

 

所有退化性和自身免疫的問題,也會波及先天之氣。這些問題當然關係到體質,因此,整體的治療必需包括先天之氣的治療。

在八綱辨證的理論上,我們最常碰到的是深層的陰虛問題。在極性反轉而成為慢性寒病之前,經常是熱病的來源。

 

根據氣、血、津液的原理,經常見到的有血虛、津液虛之類的體質,伴有後天之本-脾(消化道)以及先天之本-腎的問題。

我們從五行的原理中,可知金與水之間永遠有一道屏障,是僵化、纖維化等硬化症的來源。

 

至於情緒方面,古籍裡已提到,所有的情緒到達極限時,會轉變成火的性質。肝作為肉體與情緒能量的主要疏導器官,如果無法發揮它的功能,情緒性的能量將會藏於先天的空間裡。這個過程會因肝經與腦之間的關聯而更容易產生。

 

總之,在現代的社會裡,過度暴露於電磁輻射的環境下,五感器官都會受到影響,透過五種感官的開口而直接進入髓裡,進而影響到奇經八脈。

 

我們可透過針灸的腧穴,如背俞穴、督脈的腧穴、華佗夾脊穴,或使用微系統的腧穴來治療,例如耳針療法或ECIWO(譯注:Embryo Containing the Information of the Whole Organism:全息胚)。萬一效果有限,也可使用奇經八脈的穴位,以及骨骼共振系統裡對應的腧穴,可直接連結到先天之氣。一旦恢復了髓裡的和諧,接著還要找出能量方面的原因,也就是形成髓裡虛症而產生氣滯的原因。

 

我們利用上述的幾個原理,可判斷出後天與先天之氣的失調狀態。

 

這種技巧非常值得用於預防的治療。面對新能源與新生活形態,生命肯定能找到順應的方法。我們帶著謙卑的心來陪伴生命的歷程:未病先防。

 

當我們對古文獻研究得越深,就越欽佩中國古代大師們的學識與智慧。他們將上天如此珍貴的遺產承傳下來,即便與科學的新發現相比,這些方法至今一樣適用。

 

我們無法一一列出所有有貢獻的人士(名單至少會有兩、三倍之多),但我們可以藉此熱忱地向下列人士感謝他們一脈的承傳,無論是他們的蓍作或教學,都是我們的靈感泉源:

 

George Soulié de Moran, Dr Albert Chamfrault, Dr Nguyen Van Nghi, Dr Jacques André Lavier, Révérend-Père Larre , Elisabeth Rochat de la Vallée, Alice Fano, Catherine Despeux, Dr Jean Marc Eyssalet, Dr Jean Marc Kespi, Pr Eric Marie, André Faubert, Jean Louis Blard, Dr André Duron, Charles Laville-Méry, Dr Jean Francois Borsarello, Jacques Martin-Hartz, Jacques Pialoux, Jean Pierre Guiliani, Robert Courbon, Dr B. Auteroche, Dr You-Wa Chen.

 

文章來源: Régis  BLIN 林成華於2018世界針灸日上的演講

另外特別感謝三維卦,光鑽,心靈治療與宇宙傳統,針灸玉龍集等書譯者劉美伶百忙之中抽空幫忙翻譯這篇文章。

雅克爺爺所有中文書籍出版所得全數捐出作為將來更多的經典書籍翻譯出版所需費用以及針灸無國界偏遠地區醫療救助。

推廣中心可以幫忙直接代購從大陸出版社所出的正版書籍。感謝您對正版書籍的支持!

古典針灸系列課程諮詢:魏小姐 Line ID:0909297866

FB: 古典針灸(法國)研習中心 - 無針之術 Acupuncture Classique

三維卦共振_工作區域 1.jpg
Figure1-2.jpg
bottom of page